什么是民间借贷?民间借贷存在哪些风险如何防范?
2023-02-02 08:27:46 来源: 中海网

1. 什么是民间借贷?

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、公民与法人之间、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活动。 双方意见均属实的,可以认定借款关系有效,借款产生的抵押权相应有效,但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有关利率。 民间借贷是直接融资渠道,银行借贷是间接融资渠道。 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,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。

2、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?

(一)债务人的信用风险

关于债务人的身份,有两点值得注意:

1、债权人应当查验债务人的身份证明,要求债务人亲自写借条。 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欠条交给债权人,不排除债务人在欠条上的签名是别人签的。

2、借款人同时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,债权人必须明确债务人是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、企业。 在法律上,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可以代表公司或者企业进行支付等民事行为。 如果债权人不明确债务人的身份,借款人的身份可能会混淆。

(3) 贷款使用风险

在民间借贷中,需要关注恶意借贷问题,即借款人募集资金用于非法目的的借贷关系。 对于这种借贷关系,我国法律明确规定:借贷人明知借贷人有违法借贷行为的,借贷关系不受保护。 该行为也因违反国家法律而被认定为无效。

在实践中,一些借款人经常筹集资金从事违法活动,而贷款人往往急于牟利,不注意审查借款人的贷款用途,或者一些借款人明知贷款是为他人提供资金。他们的非法活动仍在盲目放贷。 但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的,可以依法没收所借款项,对违法借款双方处以罚款、拘留等处罚。 情节严重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 这样一来,对于贷方来说,得不偿失。

(4) 利息损失风险

利息风险包括未约定利息、约定利息超出相关规定、约定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,约定的利息必须合法。 贷款人建立贷款关系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,但有关利率的约定也受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。 借款人和贷款人应注意以下问题:

1. 借贷双方对是否约定利率存在争议,且无法证明的,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。

2、如双方对约定的利率标准存在争议,可在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标准内确定利率标准。

3、在有息贷款中,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,但不得超过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,即不得放高利贷

4.贷款人不得在本金中计入利息计算复利,否则不受法律保护。

(五)保障风险与防范

担保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、国家机关、社会团体、事业单位、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分支机构的法人,那么这些担保人可能不具备合法资格。

向担保人主张权利借钱借贷有哪些证据,注意担保期限。 无论是一般担保还是连带担保,担保期限约定为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,约定不明确的为二年。

总之,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、个人信用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,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出借人身上。 只要贷款人在贷款过程中注意上述问题,就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三、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?

既然民间借贷还存在很多风险,那么如何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呢? 让我们来看看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措施。

(一)对于他人提出的借款请求,出借人必须首先考虑对方的资信和还款能力,选择有还款保证或来源、信誉良好的。 同时询问对方借款的用途。 切勿向从事非法业务或活动的人借钱。 如果放款人知道借款人有赌博、走私、买卖毒品、卖枪支等不法活动,放款人仍然借钱。 属于非法借贷,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。

(2)对于借款人,不要超出能力范围借款。 至于贷款人,如果贷款用于投资,则贷款数额应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、贷款用途及其获利前景而定。

(三)民间借贷期限不能无限制。 仔细权衡利弊。 如果贷款利率较高,且长期对贷款回收影响不大,则可以将贷款期限限制在较长的期限内。 否则,选择短期。

(4)民间借贷还需要考虑由谁为借款人提供担保,是否有信誉,是否有支付能力。 如果借款人有财产作抵押或质押,这是最稳妥的做法,但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合法登记。 只有这样,我们才有保障。

除此之外,证据一直是官司胜负的关键。 民间借贷纠纷的主要证据是欠条。 在诉讼中,除非一方能够证明欠条是非法取得的借钱借贷有哪些证据,否则持有欠条的一方的还款主张很可能会得到法官的支持。 因此,借钱时,借款人应尽量要求借款人开具欠条。 当借据不慎遗失或未写明,对方否认借贷关系时,需采取有效措施,取得借贷关系的证据。

鉴于电子证据已被法律认可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,以电话录音或短信作为证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借条的作用。 但是,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和证据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专业的。 建议您在处理贷款过程中的纠纷前先咨询律师。 无论您是贷款人还是借款人,都需要注意防范风险,合理维护自身权益。

关键词: 什么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存在哪些风险 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

责任编辑:zN_2613